博望火猴战
北宋政和五年(公元 1115 年),博望山曾有过一场官军镇压少数民族五斗夷的火猴战。
五斗夷是都掌族的一支,世代生息在博望山上。为了防御侵略,他们组织武装,选出领袖,一致对外。
他们的领袖,就是《兴文县志》记述甚详的著名人物卜漏。
现在的兴文县,当时称晏州,属泸州管辖。泸州帅臣贾宗谅是个贪官,常向晏州人民征派竹木,晏州人民不堪忍受,纷纷投到卜漏帐下。
政和五年正月十五,距晏州城四十里的梅岭堡(即今江安县红桥镇)照例大放焰火以示庆祝。卜漏趁官军无备,一举攻占梅岭堡,取得重大胜利。
占领梅岭堡后,卜漏又乘胜攻打乐共城,(即今天共乐镇大营盘)。
这乐共城也是一级政府所在之地,监押官潘虎暴虐,曾诱杀罗始党族大小头目五十余人。罗始党便联络五斗夷,在卜漏领导下取得又一场反抗暴政的胜利。
声威大震的五斗夷,接着又攻打长宁,武宁。川南一带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
北宋朝廷恐慌了,急令益州,利州,梓州等地严阵以待,并派梓州转运使赵遹亲赴泸州察看实情。朝廷据报后,贾宗谅被撤职,潘虎被斩决,由康延鲁继贾宗谅镇守泸州。令赵遹为泸南招讨,统兵三万,讨伐卜漏。
赵遹与他的部将张恩正,马觉兵分三路,约定期限会师晏州。赵遹军至崽峨(即令江安五矿乡),先锋王育与卜漏守军遭遇,大破之。邻近村寨也被扫平,并获大量粮谷以充军饷。
大军压境,卜漏急忙退守博望山,倚仗山高路险,林深箐密,并在悬岩峭壁的关口之地,垒石为墙,竖木为栅,布以强弓硬弩,严防死守。又在上山的要道上挖陷井,砍树木,堵塞通路。赵遹每次进攻,均被山上的擂木滚石打得落花流水,只得在山下扎营,另谋进攻良策。
为了探明山上情况,赵遹经常派出密探,攀岩涉险,深入博望山察看。而卜漏则自恃天险,以为居高临下,可万无一失,不免产生麻痹思想。
赵遹部将田佑泰,种友植率领的一支贵州军,惯于攀、登、爬、跳,他们耐不住性子急思进攻。赵遹是个精细的人,便亲到前沿察看,看见一群毛猴在岩头跳上跳下,便心生一计,令士兵捉来毛猴数十只备用。
赵遹军每日轮番擂鼓呐喊自晨至晚,佯攻猛打。卜漏军疲于应付,士气渐减。
一日,下午,赵遹令田佑泰,种友植率领贵州军小分队,带着火种、绳梯、长矛、快刀、弓箭,牵着涂有油脂棉花的毛猴,化装成卜漏军混到山上,在接近卜漏营寨处埋伏。
初更时分,疲惫不堪的卜漏军在军营内鼾声大作。田佑泰,种友植一声令下,几十只毛猴身上点燃着火,向卜漏营猛窜。火猴窜到哪里,哪里的茅棚随即火势大作。从梦中惊醒的卜漏军完全手脚无措,官军乘势掩杀,以致被火烧者,箭穿者,矛刺者,坠岩者不可计数。统帅卜漏见大势已去,急从后山缒岩而下,到轮多大屯(即多岗漕)即被官军所擒,不久被杀。
这一战,博望山五斗夷被俘被斩杀的多达数千人。一场绝灭人性的战斗结束了,赵遹奉命建立地方政权,募民上山耕种,把博望山置于北宋朝庭严密统治之下。而赵遹这个刽子手则弹冠大庆,当了熙州兰煌经略安抚史,后来官运亨通,竟拜兵部尚书,这是后话。
(本文据宋史《赵遹传》有关情节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