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孙翼简介
刘孙翼,字云翔,1928年农历戊辰年8月20日在川北南部县出生。13岁就读兴文县初级农业职业学校。第二学期,因未穿童军服被无端赶出学校,从此失学。但刘孙翼有很强的上进心,进入社会后,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其知识与能力已非其学历所能限量。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青年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50年抗美援朝参加志愿军。停战后,在部队任炮兵(地面炮和高射炮)指挥班班长、文化教员、军事教员。因工作积极,成绩显著,曾受连、营、团、军区和炮校的奖励。 1951 年入团,1956年入党,经30年预备期考验后转为正式党员。1957年复员还乡,分配在兴文县人民委员会交通科工作,后曾任群众运输管理站站长、地方国营兴文县运输公司经理、兴文县运输社主任、玉屏运输社主任等职。1980年元月调到兴文县交管站,从事交通运输管理工作。1957年至1960年,连续被评为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出席县、地区先代会。曾任一届镇人民代表。
1988年退休,为了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同一群老者组织“尊师重教”活动,还参与策划组织了石千仞诗书画展览、龙德玺根艺展、博望山摄影展、筹建博望山艺术馆等工作。现任凌霄文萃编委,《凌霄文萃》七册丛书中,每册都渗透着刘孙翼的汗水。特别是晏阳镇举办的18届菊花节,届届都离不开刘孙翼,在策划组织中,废寝忘餐,付出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昏倒在工作现场,其奉献精神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
刘孙翼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经历风雨沧桑,坎坷不平,但向来急公好义,总以助人为乐。其家人云:“为别人的事、公家的事,出钱出力,拼命都要干;自家的事,却总不当一回事。”而刘孙翼本人却说:“我这个人一辈子耍不来滑头,当不成逃兵。这些年,做了这么多 不领工资、不领津贴甚至还要自掏腰包的事,无非是为了满足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是新的好,朋友是旧的好,和凌霄文萃这群老者玩了十几年,也算是一种缘分,也算没有白费光阴。”而同仁们却玩笑式地说他“好大喜功”,贬义变褒义,无非是夸奖他做事精明,求大求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