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群诗词1

菩萨蛮

  1961年间月昌日与咏思自建武各自返校,当夜宿博望山阿娘家,次晨于博泸大桥分手。
  扶筇结伴云深处,晚风阵阵枫林雨,归途博望山,夜阑兴未阑。 天明分道去,别绪撩人意,相隔几重山,犹自回头看。

病中吟(1964年夏)

英雄原怕病来磨,看尔病魔奈我何,
抖擞精神还上课,药炉熬得好诗多。

晚晴(1964年2月21日 )

柴家渡口夕阳斜,信步江头看浪花。
一抹炊烟杨柳绿,归鸦点点伴红霞。

仙峰(1964年初春)

  仙峰在兴文县境内,为南六县第一高峰。余春节返家过其下,坚冰在地,瑞雪盈山。红日当空,岭梅怒放。感河山之多娇,遂欣然而命笔。

喜我来天外,披云踏玉归。
千山银蛇舞,万壑水晶堆。
大地矜高洁,长空映彩辉。
岭梅红烂漫,傲雪竞芳菲。

送别咏思叔
1960年10月4日 ,咏思叔返长宁,送之到柴家渡。

江城秋雨洒连绵,醉染枫林惜别天。
忽报一声归去也,隔川怅望过河船。

师生南岩务农
1960年1月5日于江安师范

手把银锄着力翻,朝阳有力逐春寒。
汗珠滴滴挥成雨,意气昂昂直贯天。
岭上寒梅红灿灿,田间麦浪绿涟涟。
东风荡漾人欢乐,干劲频添奋战酣。

参加勤工俭学(1959年6月于江安师范)

勤工俭学意欣然,暴雨狂风只等闲。
扁担磨穿肩上布,高歌响彻九重天。

相见欢·江安县群英大会

  江南江北英雄,喜相逢。欣看百花争艳满城中。 比干劲,赶先进,颂东风。定叫年年生产满堂红。

鹊桥仙(1948年7夕)

  盈盈一水,悠悠两地,多少良辰虚度。一年一度鹊桥缘,怎能够离情细诉。 年华似水,青春如绣,王母偏生嫉妒。银河隔却梦难寻,相思泪,朝朝暮暮。

谒金门(1948年秋)

  秋已半,触目感怀无限,庭院台阶踏遍,泪下青衫染。 西风最是缱绻,携去落红片片,几度雁声啼不转,心与斜阳断。

致咏思叔——述怀(1949年秋)

龙庄与武城,咫尺一川隔。
想见未得见,相思情更迫。
夜夜雨潇潇,凋我枝头碧。
朝朝露漫漫,蔽我东方日。
相困坐牖下,未得展双翅。
空有五尺躯,家贫徒四壁。
生计唯舌耕,潜修学与识。
男儿贵自强,岂能坐叹息。
等闲白了头,愧悔何可及。
古今圣与贤,年华不虚掷。
所以获其成,由来非朝夕。
吾今所仰慕,彼士我亦士。
高山高入天,不止行即至。
只要意念坚,潜龙终破壁。
狂言不狂言,还祈吾叔示。
祝叔时健康,我亦加餐食。
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龙庄春日

大地阳春转,风和气象新。
夭桃红始绽,嫩柳绿初匀。
村笛惊山雀,溪波耀锦鳞。
池塘蛙鼓乐,催得草如茵。

沁园春(1948年除夕)

  瑞雪漫山,晴空万里,灿烂朝暾;看苍松翠柏;巍然屹立,红梅碧竹,挺秀含芬,腊鼓声催,寅回斗转,且喜明朝又是春。流年改,笑蓝衫依旧,布袄无新。 年来国事纷纭,但幸有书城寓此身。顾茅庐草长,尘生甑牖,捉襟见肘,我固安贫。大道周行,红星闪耀;冬尽人间淑气温。心安处,不折腰五斗,清白长存。

志别咏思叔

韶华难再得,相别又经时。
乱世多离散,欢逢不可期。
既来当小住,若去莫云迟。
趁此龙庄聚,临轩且赋诗。

 

◎刘应群简介  ◎刘应群书法    
◎刘应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