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数十里不断而壁立千仞的岩的刚劲,肃穆,伟岸的凛然气势所震撼。林则徐去广州禁烟时有一名联的下联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它的真谛。林公用壁立千仞的岩石,来表达他的无欲,无畏的刚烈情怀。确是独具慧眼,独有会心焉。在这样壁立千仞的巍巍岩石下,确实会使贪枉者颤栗、畏惧,而正直者肃然起敬的。伟哉,石魂,余于博望见之矣!
然而,博望山的岩,又不是单调的一块石壁,它千姿百态,形成了南精鼻子,千佛岩,大佛岩、书箱岩等景观。总之,你细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它在刚劲的同时,还具有多种形象美。今年五月,笔者和《凌霄文萃》编委一群老友,携十岁的寅河小朋友从飞雾洞沿飞雾谷出沧水岩头,寅河小朋友见到对面石岩上一排石头时,竟脱口而出:“看,一排人脑壳”。我们一看,都惊服于这位小朋友的观察想象力。景随意造,这里确实有无限的美,等待你去观察、想象、领受。
如果你再到山上各处去走走,你又会惊叹博望山因石而造就的无限美景。
龙泉谷之奇幽,飞雾洞之雄险,翠脊长廊之峻美,无不因石而造就。博望山那高低长短的无数瀑布,无不因石之层叠高下而成形。博望山的幽谷、清溪,以及那无数的溶洞和洞中奇观也无不因石而出落得千姿百态,神奇无限。
博望山的石,在具有这些整体美的同时,也不失其个性美。当你从水泸坝沿三道拐石级上山,第一个景点“唤雨岩”,就会令你倾倒,叹服。它不仅有晶幕珠帘式的瀑布奇观,而更为奇绝的是:水从岩顶往下流,而岩石不受水势之浸蚀而反呈横千页状之景观,这种别处很难见到的景观,在博望山比比皆是,成为博望山所特有之一奇。
当你漫步在博望山的竹林、田野中时,会看到不少如桌如案,如冠如馒的单个石头,到处散置,互不联属你会奇怪这些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是女娲补天留下的余石?还是仙人用餐,对奕之后所遗?让你去猜测、去遐想。这种景观,在宝石坪景区最为集中,最为典型。当你走到那里,就会情不自禁停下脚步去欣赏,去浮想联翩。
你还会惊叹博望山的不少石坪,大则盈亩,小的广数十丈。如“大石包”、“宝石坪”等等,使你惊服于造物主之神力无限和无私赐予。因为它既可供游人观赏、歇息,又是农民晒粮的天然晒场。
你漫步在竹海中,还会随处看到美不胜收、形态各异的石景。大者如石城堡、石峰、石柱、石佛、石龙、石狮、石虎、石书卷、石驼、石马。飞雾谷有一处石峰,腰空如窗,从中看对面的竹,会使你领略到如在江南园林中隔窗观景的韵致。“四卷天书”及竖立的所谓“颠三倒四”巨卷,令人遐想是秦人避祸来此所遗,还是黄石公圮上授张良兵书之外所剩秘籍珍藏于此深山之中,小者如鱼、如蛙、如雕、如马蹄、如鼓。尤其是那响鼓石,以棒击之,会发出咚咚鼓声,更是一绝。
博望山那因石而形成的溶洞,更是多而且美。整个博望山,就象一个大蜂巢,究竟有多少溶洞,现在尚未完全探明。已知可供游览者即有二十八个。这些溶洞虽不如石海洞乡的天泉洞那样宏伟,但其幽秘,神奇则别开生面。而且多数溶洞中的钟乳石,保存完好,美不胜收。部份溶洞中还有阴河可供泛舟赏景,更是难得。
黑帽顶景区的直流溪,又是一奇。在一块硕大而坚硬平整的盘石上,竟被涓涓弱水,流出一条笔直的小溪来。你会惊服于恒力作用,有多么伟大。面对此情此景,你是否会对一个“恒”字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会不会使你对人生,对事业,有一些启发,多一些思索呢?还有那“以柔克刚”的哲理,在这里简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是否也会引发你一些思考呢?
如果说,是竹与水的流光溢绿,赋予了博望山以动态的柔性美,那么,是石的刚劲沉雄,赋予了博望山以静态的刚性美。正是这柔与刚、动与静的和谐,才成就了博望山那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的绝妙景观。
博望山是一篇抒情散文,让你百读不厌,每读一次,就会对她多一分爱慕;博望山是一首清新的风景诗,让你百吟不倦,每吟一遍,就会对她多一分眷恋。
朋友,博望山正敞开怀抱欢迎你!如果你有探奇访胜的兴致,不妨到博望山一游。在那里,你在领略博望山竹韵的同时,去体会博望石魂,定会使你大饱眼福,大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