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瀑之美
春雪瀑乃博望山风景区景点之一。因形如春雪而得名。其方位座西向东,是故又名“白雪迎春”。
春雪瀑三字乃人之付与,其名虽美,然乃人性之表现,充满着自我之见,再美亦如此。真正的美乃自然之美,是人以自身心识之感受而不可以名状之韵……语言在此就显得稚嫩 浅淡而微不足道。
静静的一道形如春雪缓缓而下的瀑布,其性自然,没有因思远而急急之,没有因高大而张扬之,没有因陡下而壮势之,没有因源远而自清纯之,亦没有因流小而自愧之。一切都那么实在、自如、怡然,让人陶醉。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自然界的景致大概也是如此吧!要说春雪瀑之美,探其究竟,还是不能只就其本身而言,其周边环境亦是少不得的。
首先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不知名的小草。细软如棉,嫩绿如茵,映垫着这春雪般的流水,使之显得格外分明而引人注目。小草虽小,它却是大地的衣裳,翠绿多姿;小草虽小,却能以多而取胜,普通而遍及天涯;小草虽没有天姿国色,但能发出诱人的清香而令人倾倒;小草虽在冬天来临前死去,却在严冬未走之时报春;没有小草,大地便没有生气,便失去她绚丽多姿的衣裳,便会失去那健康丰满的英姿而现出瘦黄的病容。有人说:小草没有青松那么挺拔、威严,没有青松那么成材而叫人敬佩。是的,小草在青松面前的确显得那么的无为而普通。然而,世事总是怪哉,没有小草的地方便没有青松,没有青松的地方则照样有小草。所以人们常说:小草是绿色这个大家庭的主要成员,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要小看小草。
其次是竹。竹,很受人青睐。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惦记着它。可以不食肉,但不能没有竹,这是因为竹给人们的印象当真还挺不错。
大雾时节,天地一片朦胧,竹林中更是一片昏暗和模糊。在这缺乏阳光的昏天黑地里,竹似乎也没感到恐惧和失态,仍然完好地保持看它那完美的柳线,叶尖儿上仍然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静静地等着太阳的来临。向往着光明,是那么的虚心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