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华简介  ◎杨永华摄影
苗学研究 

苗学研究1

 

杨永华应邀赴美参加世界苗学研讨会

2010年4月4日,兴文县苗族干部、凌霄文萃常务编委杨永华,从成都双流机场乘飞机,赴美国圣保罗参加第三届世界苗族研讨会。
杨永华,苗族,曾任乡长、副局长等职,长期从事苗族研究工作,多次组织、参加各类苗族重大活动,发表有关苗族论文200多篇,著有《兴文苗族》一书。此外,他在苗族摄影方面也很有建树,摄有苗族风情照片400多幅,多次举办个人摄影展。
我国苗族人口有930万,人数在壮、回、满之后,排列第四位。中国是苗族的发源地,其始祖可追溯到五千年前与炎黄争战的蚩尤。现在苗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另有300万分布在东南亚和南北美洲、欧洲等20多个国家,是世界性的民族。世界最高的苗族研究中心,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康科迪亚大学,该研究中心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性的苗族研讨会,今年是第三届。去年十月,康科迪亚大学苗学研究中心通过其官方网站,向全世界的苗族发出第三届国际苗族研讨会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杨永华的论文《四川苗族风俗面临消亡及保护对策》,从参选的59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被研究中心组委会选中,并邀请他去美国圣保罗参加第三届国际苗学研讨会。全世界共入选28篇论文,中国入选6篇,有5人(贵州2人,湖南2人,四川1人)被邀请参加研讨会。(凌霄文萃龙德玺供稿 2010/4/4)

一、四川苗族概况
四川苗族主要集中在与云南、贵州接壤的四川南部,分布在宜宾市、泸州市的兴文、珙县、筠连、叙永、古蔺五县最为集中,攀枝花的盐边县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分别有近万苗族人口。全省有苗族16万人,21个苗族乡,宜宾市兴文县有苗族4.9万人,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和享受苗族自治政策待遇县。四川苗族都分布在四川南部,因而人们习惯将四川苗族叫做“川南苗族”。
四川苗族自称为“蒙”,讲着苗族西部方言,尽管他们人口较少,在国内国外是鲜为人知的人群,但四川是讲苗族西部方言的人的祖居。在云南有100多万苗族人口,他们中的大部份都说其祖先来源于四川,如云南文山州的熊、李、候、项等姓氏如是说。在云南、贵州以及海外一些国家讲西部苗族方言的人,他们不断地到四川来寻根祭祖。如居住在美国加州的李罗比先生(其夫人曾是加州劳工部长),10多年前,他曾按族薄记载和传说到云南、四川寻根,终于在四川省叙永县黄泥乡找到的“火烧层基李家坟”始祖李大见之墓,仅这所坟墓遗留的李姓后裔今天已有四万人左右,分布在云南、贵州、越南、老挝、美国、法国等地。贵州仁怀市后山乡有一棵很大的是稀有植物摇钱树(清朝以前这一带属四川省),大部分西部苗族方言及东南亚苗族人说:“我们祖先是从四川有一颗摇钱树的地方来的。”近百年来先后有十数批海内外苗族同胞来此寻根祭祖。去年和前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杨冠先生两次到川南苗区考察,促进和勾通了美国苗族与四川苗族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他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苗族同胞的热烈欢迎,其原因是苗族语言虽有细微不同,但是大部分是相通的、文化和心理是相同的,大家见到从美国来的同胞、就象见到了离别多年的苗族兄弟,心情总是那么激动、人总是那么地热情,因为我们是同胞加兄弟。我们苗族不管是东部方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不管分散在亚洲的高山上还是美国的都市里、或墨西歌的乡下,蚩尤是苗族的祖先,中国是苗族的发源地,四川是西部方言苗族向外迁徙的出发地,这种民族认同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这不仅是21世纪的认同,不管过了多少年我们坚信天下苗族是一家。
四川苗族历史悠久,早在三苗部落时期,尧、舜、禹不断攻击三苗,“窜三苗于三危”。查“三危”即今甘肃省敦煌一带,之后若干年,大部份三苗人又陆续从甘肃南下,从川北到川南,直至滇黔地区;另一部份进入五陵山区,后经多次战争逐步迁往西南进入黔北、黔西、川南和云南,与最早进入川南这一带的苗族人汇集,讲的都是苗族的西部方言,这些操西部方言的苗族是四川最早的土著居民,很早以前就在此居住。据1953年修定的甘肃《永登县志》载:“县城西南十里许,有村落,居民全系苗族,即世俗所呼‘蛮婆子’。相传舜帝窜三苗于三危,所遗留者。”今天甘肃永登到兰州一带的居民,将筛子称为“旺抽”,与四川苗语筛子同一语音,这一现象说明,今天甘肃一带仍有三苗后裔,但已融入其他民族了。而四川的土著苗族却来源于甘肃敦煌一带。最早居住在四川的张姓苗族,祭祀祖先已达101代,其迁入确实久远。
川境苗族,至今保持着为亡故者指路的祭祀仪式,即“引领亡魂,沿着祖先迁来的路线,渡过勒浞、勒浪(浑河、黄河),回到祖先故地去见祖公祖婆。同时,还保留着关于祖先来至冰天雪地的说法,这些习俗和传说是四川由北向南迁徒的佐证。
四川苗族除甘肃南下土著苗族外,还有入川定居的七种说法,一是讨诏落业说。指明朝至清初随其他民族入迁,经官府指定居住地界定居。二是刀把落业说。指异地苗族因生活所迫,凭借一把刀进入四川,哪里深山林密,野兽众多,便一砍、二烧、三撒,四安(指狩猎)定居至今。三是随军落业说。明朝天启年间,朝庭征苗兵随军入川,平乱后落户定居四川。四是讨口落业说。因灾荒兵乱,逃荒讨口进入川境,落户定居。五是强迁落户说。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大减,朝庭强令“胡广填四川”,苗族随汉族从湖南、湖北迁入四川定居。六是假苗真僰说。明朝万历元年,朝廷剿灭川南兴文、珙县、筠连僰人后,部份僰人隐姓埋族,融于苗族定居至今。七是清同治年间太平天国“长毛作乱”,部份苗族迁居四川,主要是指攀枝花和木里苗族。这八个方面铸成了四川苗族的的居住历史。总之,在明朝时,苗、僰、彝、羿是川南一带的主体民族,他们和睦相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四川苗族属于大散居、小聚居的格局。历史上因战争灾荒所迫,曾出现过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然后又返回原地,形成“循环往复”的迁徒经历。他们迁徒和居住尽可能地倾向于族群集居生活,以利于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共同对付他族的侵扰。姓氏宗支是他们的主要群居单位,常常一个苗寨为一个姓、一个村、一个组居住的数十户人为一个亲属姓氏。如珙县王武寨为王姓;五同岩为杨姓;兴文腰带岩为马姓;斑竹箐为黄姓;李午坪为熊姓;大湾为方姓;海纳沟为李姓等等。这种宗支族群居住,便于族群的繁衍、生产发展、文化传承,数百至数千年来,四川苗族都采用这种群居方式让种族得到延伸,它的重要性仅次于家庭。
二、四川苗族的风俗现状
四川苗族历史源远流长,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宗教信仰,它的民族文化及传统风俗随同四川漫长历史不断地延续发展,代代相传。
苗族风俗是苗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民间制度文化,往往从某一风俗过程中能折射出苗族先民远古时期的生活现象。如:四川苗族的花山节拜花杆,来源于古代苗族人的祭柱风俗,他们在地上立一根花杆,专供部落族人祭祀朝拜。苗族踩花山立花杆,就是古代“祭柱”这种风俗演变留下的“痕迹”。可以说苗族风俗文化是苗族走过的路留下的脚印。
四川苗族风俗内容广泛,涉及衣食住行习惯,婚丧嫁聚礼仪,祭祀巫术信仰,情歌古歌曲调,民间文学故事,苗族医药秘方等等,几乎充斥苗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地说有历史风俗、生产劳动风俗、生活饮食风俗、节日庆典风俗,乐器使用风俗、传统体育风俗、宗教信仰风俗等诸方面,每个风俗内容又包含若干风俗现象或行为。这些风俗是苗族人经历几百到几千年的时间形成的,他们多数风俗在进入现居住地时就已经形成,一部份风俗则在居住地形成并不完善。通过祖祖辈辈口传身教、代代相传,成为本民族的象征。在长期的岁月里,他们都依据自己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进行生产、生活,在本族的生活圈内长期遵循,不曾变更,成为一种生活文化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民族歧视,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民族生活文化交流不断增强,使苗族生活风俗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生活得到最好的改善,但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在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四川苗族风俗正处在急剧变革和消失之中,主要表现在:
1、会讲苗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我在四川省兴文县、珙县、筠连、叙永、古蔺五县十一个苗寨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所有苗族人都能讲苗语,在生活中全部使用苗语交流,目前这些村寨35岁以上的人基本能操苗族,25岁至34岁能说苗语的只有一半。20岁以下能说苗语的只有四分之一”。现在苗族语言保持较好的一是边远山区的苗族村寨;二是凉山、攀枝花与其它少数民族交流密切的苗族,除此却不容乐观。在四川临近坝区的苗寨,已出现一整寨或一整姓的苗族都不会讲苗语的了,如兴文县二层山黄姓黄寨,大雁沟李姓苗寨等等。苗语的失传归结为年长者在生活中没有使用苗语,下一代在做父母后其子女呀呀学语时也未辅之以苗语,使数万年形成的苗族语言,在这些家庭中不断地失传了。在苗族相对聚居的村,其语言也保留得不完整,在苗语中参杂许多汉话。不会讲苗语就意味着凡涉及苗族风俗礼仪都得改变或取消,而苗族风俗没有不说苗语的,如苗族古歌,苗族礼仪,这种纯苗语的风俗将无法交流和传承。我们深切地感慨人类创造一种语言可能需要几千至几万年时间,而消失一种语言只需要几十年。
2、生活中已很难看到穿苗族服装的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川南各地民间的生产劳动中都着苗装,特别是逢城乡集贸期间,苗族人都着苗装赶场,如今这一景象已经看不到。苗族服饰仅成为人们节日庆典、重要会议、婚礼丧葬仪式上穿着的礼服或道具。以服装特征作为标志的苗族,已经逐步没有服饰或不使用本民族服饰。
3、服饰制作的随意性相当普遍,传统工艺后继无人。四川苗族服饰历史上都是以单一的蓝色阴单布和蓝靛色染的布料,其它绝无二色,自1995年兴文出现了一款女式红色布料服装后,立即在筠连爆发多款红色苗族女装,随后红色女装在川南形成大流行,其后在兴文、筠连、珙县出现若干制作苗族服饰个体户,制作者视无忌惮,随心所欲,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配什么花就配什么花,想用什么料就用什么料,使苗族服饰走向多样化,再难以形成统一。在新式服装中,看到的都是现代时尚品装饰,代表本地本族的服饰色彩和刺绣花纹已经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蜡染和铜匠、银匠工艺已经消失成为历史。
4、传统风俗习惯形成的制度已没有约束力。如苗族婚俗礼仪,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所有族人都必须按传统风俗仪程举行婚礼,通过去年调查古蔺和兴文两县的统计,每年结婚的人中按传统礼俗结婚的只点8%,近几年来苗族姑娘出嫁时全着汉族服装相送,这在过去的家法族规中是绝对不允许的,传统风俗对现代许多青年人来说即搞不清楚,又不按老年人说的办,他们自由自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谁也把他们没办法,传统风俗对这些人来说是过时的制度。
5、苗族被同化速度加快。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受市场经济、国际全球化、汉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尽情地享受现代生活所带来的欢乐,传统风俗正逐步淡化,对年轻这一代人来说,似乎再也没有吸引力。加之,中国正在进行城市化建设,许多青年人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走出村寨,奔向大城市,在那里工作、生活,甚至定居。如兴文县、九姓苗寨土地岩一个只有79户人336人的苗寨,2009年在大城市工作有135人,占年轻人的70%。女孩嫁给外族、外地、外省的共有43人,举家外出和在城市定居的共有15户61人。目前在四川苗族地区65%的年青人外出打工,他们在天南地北的大城市里择偶结婚,生育下一代,令人伤感的是这些年轻人从小就没有受到苗族文化的熏陶,他们和他们的下一代即将成为最后的苗族人。在这艰难的变革阶段,苗族人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才起步,据专家们的评估,还将延续30年,其间将有大量的苗族人进入城市居住,不仅四川苗族、中国的苗族都将形成重新的散居格局。这样一来,不仅苗族风俗传统文化难以传承,就是家族姓氏宗支这种密切关系,都将难免土崩瓦解,而被它族的同化速度也将急剧增长。
苗族传统风俗文化精华,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丢失得很快、很多,不是它自身的脆弱,而是时尚冲击力太强了,时尚代表朝流,时尚走在生活的前列。苗族传统风俗古朴而不时尚,但是它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后,苗族的风俗变异、文化变迁已经不可避免,只有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增强它的生命力。目前在四川各苗寨能精通苗族风俗、能剌绣、会唱苗歌,能讲苗族民间故事的都是老年人,而且屈指可数,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苗族相比,除心理上相同外,恐怕要找到那个时代苗族影子的只有10%了。如果我们这一代不能及时地保护苗族传统风俗文化,不采取有效措施,任其发展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四川苗族风俗文化就会逐步减少直至消失,那么,我们苗族离消亡也不会很远了。

今天全人类都在发展经济,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苗族人也不例外,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牺牲自己的文化、语言、传统信仰,怎样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保护好苗族文化、并将它这灌输给苗族年轻一代,让苗族文化永远流传下去,是我们这一代苗族人肩负的责任,也是苗族的专家学者应更多地寻求和探索解决的方法。
三、寻求消亡中的保护对策
1、必须提高全民族保护传统风俗文化的意识。传统文化的消亡责任在我们苗族自身,无论是语言还是服饰或风俗礼仪,由于我们没有传承保护意识,才造成逐步消亡。仅苗族语言相对保存较好的珙县苗族,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有两个苗族人在场,相互都要用苗族交流,在场镇和县城工作的人,无论是职工还是干部相互见面交谈,都使用苗语,已形成一种风气,这些地方的苗族语言自然就保护起来了。还有攀枝花的红宝苗族乡和木里县的白碉、固增苗族乡,他们的人很少很分散,并与多个少数民族同居一乡,别的民族语言还能保持,他们的苗族语言也能保持,并且他们还能讲邻近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并与之进行交流。在他们的苗寨里,以不会讲苗语为耻。因而至今没有不会讲苗语的人,同时他们在生产劳动中都着苗装,是一种自觉自然的意识行成。由此可见,苗族的言语、服饰、传统风俗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依靠全体苗族人的自觉意识,有必要在族内进行全民动员宣传教育,要利用不在职和退休苗族干部的空余时间,深入到苗族村寨,对苗族群众开展风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了,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才有希望。
2、必须认识保护苗族风俗文化就是保护苗族灵魂的观点。今天我们苗族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向前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异族文化的侵入和强势文化的冲击,保护和传承苗族的传统文化,就是保护苗族的灵魂,保护苗族的根。提高苗族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保护苗族特性的存在,才能保持苗族的特色,使苗族在社会发展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苗族的年长者担负着风俗文化传承的主体。苗族无本民族原生态文字,他的语言及风俗文化传承,靠的是心传口授,几乎由年长者掌握这些风俗文化。特别是当前这种历史阶段,苗族村寨的长老、族长,苗族民间艺人越来越少,显得尤为珍贵,他们不仅精通苗族礼仪,在族群的各种活动中,把相应的风俗礼仪文化演示得淋漓尽致,他们即懂又会做,也喜欢做,在所居的苗族村寨都有较高的威望和凝聚力。苗族的年青一代大多数人会听他们的话,他们是苗族文化传承的导师,是传承的载体,要发挥这群人在苗族文化传承保护中的作用。
4、要充分发挥苗族文化促进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苗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除了苗族自身的努力外,苗族的民间组织应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最起码的是组织动员责任。现在中国苗族地区的很多领导人包括苗族民间组织,各级苗学会、苗族文化促进会等,都认为抓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就行了。近年来,在中国各地苗族民间组织的研讨会中,只见“苗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讨会”、“苗族地区法制建设研讨会”、“苗族地区小康建设研讨会”、“苗族地区科学发展研讨会”、“苗族地区关心政治研讨会”等等。就没有见过涉及“苗族地区风俗文化传承保护研讨会”的。似乎只有“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才是我们苗族民间组织的工作和口号。其实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是各级政府的事,上至国务院,下至省市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在它们的领导下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苗学会也好,苗族文化促进会也好,在经济建设中既推不了波,也助不了澜,我们应该做我们民间组织份内的工作,做我们苗族人自己的事,多开展一些苗族文化传承的研讨会,把我们苗族民间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苗族群众之中去,不断对苗族风俗文化进行挖掘、保护、抢救和传承。应着力于收集整理,研究发展和弘扬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5、不断开展苗族风俗文化的传承交流活动,每年定期在各苗族聚居村寨,组织苗族文化的研究会者,爱好者和苗族民间礼俗艺人对苗族风俗文化进行培训、交流和研讨,重点交流苗族风俗礼仪的形式和过程。近几年来,四川兴文县九姓苗寨已开展多次的苗族风俗文化传承培训研讨会,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确定专门的保护对象和传承人,如兴文县的花山节、高桩戏;叙永县的踩山节;古蔺县的苗场节和婚姻礼词;筠连的苗绣和大唢呐,珙县的蜡染和苗族古歌,既申报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确定了专门的传承人,最大限度地将其保存下来。
6、把苗族语言文字普及与传承苗族文化结合起来。苗文是记录苗语的重要工具,1955年拉丁苗文创制以来已经半个多世纪,一直搁之高阁,一个县只有一人懂,或几个县只有一人懂,成为一种贵族文字,各地苗族语言文字的培训相当差,有的县建国后组织培训一次,有的县从未组织培训过。据笔者调查统计,苗文创制55年来,在四川珙县培训5次,筠连培训1次,兴文1次,古蔺1次,叙永县和凉山攀枝花一次都没组织过。就是组织过培训学习的,但巩固成果仍有较大困难,一个县十几年至几十年才学习一次,其效果可想而知。在四川至少是各级政府、各地民族工作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薄弱环节。在当前各级教育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应当派教师去培训,特别是县级教育部门,教育面对基层和民众,该配备专门的苗文教师,制定苗文教学计划,不间断地进行教学培训。不仅提高苗族群众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便于用苗文记录苗族风俗文化,这是相当重要的。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苗族风俗文化发展旅游业,既能挖掘和弘扬苗族文化,又能促进苗族风俗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7、允许一部份风俗文化的改革和变异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没有一种风俗是一成不变的,去伪存真,抛弃糟粕,保留精华是无可非议的,任何风俗都应与时俱进,才符合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从兴文县九姓苗寨妇女头饰的演变中得到启示了。
(1)青布帽花巾头饰
四川苗族妇女头饰画像最早出现于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朝庭派画匠到九姓司(现兴文县古宋镇九姓苗寨)画苗妇像,收入《皇清职工图》卷六。并配文字记述:“苗妇挽鬓,以青布作帽,束以花巾”。就是说妇女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并戴上青布做的帽子,帽子的周围用绣花巾装束,花巾尾部一截垂于肩后,形成彩带,这种头饰流行于清朝时期。
(2)发素缠头,裹白帕与“梯吼帕”头饰。
民国初年,男人蓄留的长发一律剪掉,据说,妇女们把男人剪下的长发编成毛线粗的发索,以数根为一股缠绕于自己的头上,前额,用发索交叉成人字形脸庞,缠发索处再用棉白布绕上八、九层,使头饰由清朝时期的青布帽演变成“吼帕”即裹白布头帕的一种转变。其后有的妇女也将自己梳长发脱落的头发或剪发来编发索,并有专门的编挽发索的工具,成为民国时期妇女头饰的一种时尚。
(3)“无珠帘”头饰
1943年,民国中央研究院芮逸夫教授到九姓苗寨拍照苗族妇女头饰,就是这一时期的标志,这种发素缠头裹白帕流行于整个民国时期,一些年老妇女流传至解放后。但是这种头帕是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头饰。盛装头帕是在节日和婚礼中戴的,其发索缠头不变,但白布要用五六丈长,折成三指宽的布褊,缠成梯级在竹编的头圈上,由下至上绷紧,苗语叫“梯吼帕”。蟠蜷成脸盆大小的白布圈帽,外边沿即拴上一绣花勒子,勒子由清朝时期的头花巾帽演变而来,头帕戴在头上有四五斤重,绣花勒子飘带垂于后背,就是盛装头帕了。
(4)“半珠帘”头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苗族妇女向往着美好的生活,加之购买各色丝线较为方便,他们不再满足头饰勒子上仅有的花纹,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妇女们便把各色丝线纠集成一朵朵色彩斑斓的小花缝接在勒子的前面下沿,当头帕戴在头上时,前额形成“半珠帘”彩穗垂吊。
(5)“全珠帘”头饰
传统的“梯吼帕”头饰一般有四、五斤重,在婚礼中要戴两三天,使妇女的头部前额和颈椎不堪重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泡沫的出现,加之勒子彩穗由丝质变成塑料,或银质花瓣,苗族妇女就用轻盈的泡沫代替厚重的棉布头帕,泡沫头帕外层的勒子也采用五彩斑斓的吊珠,不再留飘带,就形成了今天的全珠帘头帕,并已由当初的一种款式,演变为五彩缤纷的数十种样式,更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各种层次妇女的选择。
通过九姓苗寨妇女头饰260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种顺应社会生活的自然演变,并没有人为的民间硬性强求和限制,时至今日,当地现代的苗族人也能接授并喜欢这种通过改革向前发展的头饰。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苗族有些风俗可以随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也允许一部份风俗在社会的发展中改变和提高,有时苗族也需要宽容,允许那些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城市化的苗族人按他们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我们不用担心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我们不能作强硬的手段让他们传承苗族文化,我们就是打死他们也不会讲苗语,也不能培训他们说苗话,只要他们认同苗族、不管过了多少年都知道自己的名字叫苗族就够了。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实惠,带来好处,苗族人非常需要在改革开放中求生存,求发展,苗族的风俗文化也在改革开放中面临消亡。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苗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当前来说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只要大家重视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苗族文化就能与时俱进,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的脚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1)、《四川苗族志》巴蜀书社出版2009
(2)、《筠连县苗族志》2007
(3)、《苗族的迁徙与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4)、《兴文苗族》香港天马图书出版2002
(5)《贵州苗学研究通讯》1997第8期
四川苗族风俗面临消亡及保护对策

杨永华(2010年4月9日)
杨永华参加世界苗族研讨会宣讲的论文

参加第三届国际苗族研讨会及考察美国苗族情况汇报

杨永华赴美参加世界苗族研讨会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