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华简介  ◎杨永华摄影
苗学研究 

苗学研究2

各位领导及同志们:
国际苗族研究中心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府圣保罗市康科迪亚大学内,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苗族研讨会,是一个纯碎的苗族研究机构。至去年 10 月在研究中心网站和三苗网上发出“关于参加第三届国际苗族研讨会征文评选活动”后,我按照征文要求,写了一篇“四川苗族风俗面临消亡及保护对策”的论文投稿。今年 2 月 10 日,得到美国康科迪亚大学苗族研究中心的通知,我的论文入选,并邀请我于 4 月 9 日至 11 日出席在圣保罗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苗族研讨会,我及时向市民宗局和兴文县相关领导作了汇报,并得到积极的支持,我才按照邀请函办理了护照和签证,使我按时出席了会议,这次论文入选共 28 人,全部作为嘉宾参加会议,但真正到会的嘉宾只有 22 人,有中国、美国、日本、赿南、老挝、泰国、法国、德国、荷兰、圭亚那、奥大利亚等 10 多个国家的苗族学专家。中国出席会议的有贵州大学的龙玉晓教授、贵州省苗学会秘书长麻勇斌先生、中国籍日本苗族学教授李国栋和我共 4 人。参加这次会议的大多数是美国各地闻迅赶来的的苗族大学生和他们的教师、康科迪亚大学校领导和部份学者、美国的苗族学专家、教授、赞助会议的企业家、美国苗族知名人士、苗族电影电视演员和编导人员、以及二战老兵、会议的服务人员等近 800 人,三天的会议安排是:第一天拜会当地的苗族官员和企业家;第二天大会论文交流发言;第三天举办苗族电影周。这次会议有 20 人发言,其中包括我,发言的人大会均发给参加会议的荣誉奖牌。我从 4 月 4 日中午到美国旧金山,至 14 日返回中国历时 11 天,除三天开会外,其余时间我用在对美国苗族的走访考察交流上。现将我所见所闻汇报如下:
一、美国概况
国名: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
人口: 3.0583 万。白人占 84% ,黑人占 13% ,还有墨西哥人、阿拉佰人,印第安人,华人等占百分之三,通用英语。
国土面积, 937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两万公里。
美国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 15 世纪末欧州国家开始向北美州移民。 17-18 世纪的前半期,英国在大西洋沿岸至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建立了 13 个殖民地。 1775 年爆发独立战争。 1776 年发表“独立宣言”,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3 年战争结束,英国承认 13 个殖民地独立。 1787 年制定联邦宪法,成立联邦共和国。独立后,北部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南部仍是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农业经济。 1862 年 -1865 年间爆发南北战争,北方获胜。此后资本主义在美国迅速发展, 1803 年美国从法国购得路易斯安那。 1812 年向西部扩展,进一步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 1818 年向英国购得现为北达科他州的部份土地。 1819 年又从西班牙购得佛罗里达。 1845 年侵占墨西哥的得克萨斯。 1848 年对墨西哥战争结束后,得到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犹他、科罗拉多等地。 19 世纪后期,扩张伸向海外。 1867 年向沙俄购买了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 1876 年占领中途岛。 1898 年通过对西班牙战争,夺取了波多黎各岛、关岛和菲律宾等地,趁势兼并了夏威夷。 1917 年迫使丹麦“出让”维尔京群岛。 1959 年阿拉加斯和夏威夷成为美国的两个州。 1776 年后的 100 年间,美国领土扩张了 10 倍。现全国为 50 个州, 3042 个县,首都华盛顿。
二、美国苗族
1 、美国苗族的族源及人口
美国苗族目前有 30 万人,他们的族源来自中国苗族西部方言的川南、黔西、云南、广西等地,语言和我们是相同的,其崇拜的始祖仍是蚩尤。在明清时期,他们的祖先在中国因不甘压迫,或起义反抗朝廷被迫迁出国外,在越南、老挝、泰国、柬甫寨等东南亚国家定居。清朝时期,就有苗族从中国和东南亚去美国某求新的生路或开金矿而定居当地,但这批人有的发展缓慢,有的被同化。苗族大规模进入美国是 1975 年以后逐步以从老挝迁居过去的, 1980 年是苗族移居美国的顶峰,当年就有 27000 多苗族人进入美国。由于不断增加苗族新的移民和高出生,低死亡,美国生育自由等因素,使苗族人口在美国增长很快,一对夫妇生四个孩子的较为普遍,生六、七个的也常见到,从 2000 年至 2010 年的 10 年间,苗族人口由 20 万变为 30 万,增长 10 万,而且还要猛增,整个美国人平均年龄为 35.3 岁,而苗族平均年龄 16.1 岁, 18 岁以下的苗族人占 56% 。照此下去一百年,美国苗族人口可能会超过中国苗族人口。苗族的家庭人口规模在美国也算是最大的,户均 6.6 人,全美国户均 2.59 人,原因是他们传统的四世同堂的观念浓厚。

苗族聚居几个州 1990 年和 2000 年人口普查

州名

人  口

1990年

2000年

39%

加利福尼亚

49343

65095

136%

明尼苏达

17764

41800

99%

威斯康星

16980

33791

120%

北卡罗来纳

1544

7093

434%

密西根

2304

5383

149%

科罗拉多

1207

3000

253%

俄勒冈

595

2101

280%

佐治亚

386

1468

280%

华盛顿

853

1294

52%

2 、美国苗族的人口分布。
苗族在美国的居住特点是“小聚居、大散居”。主要聚居区是加州的佛雷斯诺,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明市,威斯康星州的欧克莱尔、拉克罗斯和科罗拉多,还有密西根州,在美国的 50 个州中, 49 个有苗族居住,只有怀俄明州没有苗族居民。

3 、美国苗族的文化适应过程
苗族有着漫长的迁徙史,应该说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对苗族来说不是问题,但是苗族和美国人之间的社会制度文化差异,确实超过了苗族的传统适应能力,最初到美国的苗族人都经历过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在困惑无助中接受了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在最初的二十年里,是苗族古老的独立精神和智慧支撑着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许多困难,使他们得以生存下来。苗族在美国的移民史虽然很短暂,但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例子,在今天世界的苗族中,他们是最幸运最富裕的苗族了。
4 、苗族的住居
美国苗族 90% 住在城市里, 10% 住在离城市很近的地方,都是平原地带,在美国山区是没有人住的,按杨扣教授的说法“美国乡下没有苗族人”。我到弗雷斯诺效区还是见到苗族人,他们都是农场主或称地主,从事蔬菜、葡萄、草莓的种植和销售,但都是全机械化耕作,劳动强度非常小。郊区和城市的人住居和生活都是一样的,每户为一独立的瓦房别墅,一般一层,也有一楼一底的,每户的建筑面积三至四百平方米,屋外的草坪比房屋面积宽七八倍至十多倍。每户都有三至五辆汽车,并有相应的车库,公路直通到车库里。郊区多为单村独户,城市都有社区,房屋虽然没有连在一起,但都是按统一规划设计修建的。房屋的顶棚全为钢筋结构,盖的是一种坚固耐久,色泽与房屋相匹配的瓷质瓦。他们屋内的装修很讲究,吊顶、吊灯、地毯样样恰到好处,厨房全用燃气,全国厕所统一使用马桶。屋内的豪华程度无法形容,也不可想象,只能说想有多好就有多好。在美国的 10 天里,我在加州弗雷斯诺一王姓家住一宿,在莫德斯托杨扣家住一宿,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熊玉友家住一宿,明市杨导家住两夜,美国苗族不仅富有而且热情。
5 、苗族的生活
早餐是牛奶,咖啡、面包、烙饼,水果。午餐:面食、粉条、肉食。晚餐:米饭、牛肉、猪肉、蔬菜。几乎餐餐都有蔬菜,但多为生吃。餐具:盘、刀、槎、瓢,不用筷子。他们已改嗜酒习惯,多不饮酒,也不劝酒,人多按顺序排队取食。可以说他们的生活已全部西化。食物虽然很营养,但我们到那里既吃不饱,也不习惯。
6 、苗族的农场
在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很少,比例只有百分之几, 4 月 7 日上午在弗雷斯诺,我们参观了四户从事农业的苗族人家,三户种草莓,一户种蔬菜,他们开着小车到地里收蔬菜,卖草莓,都是妇女。问:“男人们呢”?答:“在城里工作”。他们说:“种蔬菜、卖草莓时间短、收益高”。 4 月 12 日,我们到威斯康星州欧克莱尔市郊的农场,这里的苗族有 30 来户,由一位姓麻的苗族老警官带领我们参观,他介绍说:“苗族才来时都很穷,大家都在城里挤在一起,现在富了,就到乡下去住了,别看他们在乡下,住得比城里舒坦”。又领我们去看了四户农场主的住房,一家只留一个人看屋并负责耕种二三百亩土地,从耕地下种到收割全部机械化,一个农场也用不了几个人,他们大部份人都在城里工作。在美国的苗族还有若干个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效益和信誉都是非常好的。
7 、苗族的超市
苗族在美国的超市很多,究竟是多少难以统计,在加州的四天里,加州大学杨扣教授带我去参观了苗族的六个超市,每个超市都大于兴文是的银河超市,所卖的多为生活用品,苗族服装等货物。白人黑人都光临苗族超市,当然很多饮料食品是来至中国的。在圣保罗和明市,苗族的超市也很多很大,杨扣和杨导分别带领我们参观了 8 个,其中最大的一个超市,是 9 个苗族人合伙经营的,有 26 个银河超市大,经营项目无所不有,在这个超市里供顾客和职工的就有 7 家餐馆,一个保险公司,一家诊所,照像馆等等。我们一同去参观的有中国、日本、越南、老挝、澳大利亚的代表,看后大家说“这里的苗族称得上是这里的主人了”。
8 、苗族的餐馆
在苗族人居住的城市里,都有苗族餐馆,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很多,在底特律苗族的餐馆大约有 100 家,在美国苗族叫“蒙”,他们都打着“蒙”的招牌营业,多是西餐、面条、米饭、牛排、生菜快餐之类的食品,他们用的生菜和香料常常是老挝或中国产的,美国原不产这个,他们就拿着种子在美国生产,然后卖钱,白人、黑人、亚洲人很青睐他们的食物,当然就光顾了,苗族人也不例外,他们的餐馆常常客满。在美国的 11 天里,我们在这种饭店吃饭不少于 10 次。美国的苗族勤劳,也许很适用搞饮食业,最重要是经济的收入挺可观的,一碗面条价格在 6.5 至 11 美元不等,效益可想而知。
9 、苗族就业服务咨询中心
美国的苗族也有失业、下岗再就业的,还有夫妻关系问题,移民思想问题等等。因而在苗族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有苗族就业服务咨询中心。 4 月 7 日,杨扣带教授带我到弗雷斯诺苗族就业服务咨询中心参观。这家中心主任姓杨,他们有 29 位苗族工作人员,其中 27 位是来自老挝的苗族。工资和工作经费是由美国政府负责支出,中心的任务就是帮助下岗失业的苗族找工作再就业。还接待婚姻、家庭、夫妻关系问题咨询,苗族到美国产生心理障碍等问题,他们都会热情接待,好象是心理医生一样,疏通心理障碍,帮助找到工作就业,来者都会得到满意的结果。总之,中心是为当地苗族排忧解难,创建和谐生活的机构。这种苗族服务机构在美国也有好多家。
10 、苗族文化传承中心
4 月 13 日 上午,杨导先生带我去参观明市的苗族文化传承中心,该中心在一个苗族超市的楼上,有一间讲课教室,一间办公室,一间传统文化展示室,有四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苗文教学,有苗人白人参加学习。办公室墙上挂着老挝苗族过去生活的图像及许多名人的照片,其中包括他们崇拜的王宝将军照片,也有中国的十二生肖动物图和文字解释,都是用苗文或英文的。另有苗族原生态的生产劳动工具,狩猎、体育、娱乐、乐器等用具存列展示,也有许多英文、苗文书籍和音像制品。这里是展示和传承苗族文化的中心,并有他们中心的徽章标志,年轻一代常到这里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老年的却来这怀念过去的生活。中心还印制许多苗族的资料,赠送给需要的人。中心所有经费都由政府拨付,据说这种中心在美国也有好几家。
11 、苗族老年活动中心
苗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有苗族老年活动中心, 13 日中午,参观了圣保罗明市苗族老年活动中心,这个中心有 50 岁以上的老年人 150 位,有服务人员 10 人,其中包括一位负责人,中心有四间很宽畅的大屋,第一间是客厅办公室,第二间是影视放影室,第三间是饭堂娱乐室,第四间是体育器械煅练室。在美国儿孙工作学习后,老年人在家里很孤独,他们可以到这个中心来活动,与同龄人认识和交谈,早餐在家里吃,然后开车到中心来,不开车的由中心派车接送,中午和晚餐都在中心吃,生活是按照美国政府规定的老年食普供给。我们中午就在中心吃饭,人平标准是米饭四两、红烧瘦猪肉四两,青菜汤一碗,白薯汤一碗,不够再加。我问“他们的子女要付给中心多少钱?负责人答:“子女不付钱。他们每天两餐,包括水电费、接送费用和 10 个服务人员的工资都由美国政府负责,他们吃的饭也不是这里服务人员煮的,有专门的地方负责煮饭菜,然后用车送到这里,服务人员将饭菜分给每位,吃后负责洗碗放好就行了”。又问:“服务人员多少工资”?答:“这个中心,工资不是很高,人平负责 15 人,日工资才 80 美元”,问:“在美国只有苗族老人才享受这种待遇还是其他民族也享受”?。答:“其他民族也一样有老年中心,一样免费供应,因种族不同生活习惯有差异,就将生活相同的人聚在一起,象这样的中心,在美国成千上万遍布全国”。我们看到老年人们在玩朴克、打台球,活动体育器械,看电视,吟唱苗族古歌,他们不打麻将,也不赌钱。我们走时负责人把我们送到门口指着苗族在老挝居住的沙盘模型说:“这里的老人都很怀旧,我们就做这么个场景满足他们怀念的心情”。美国苗族老人真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参加第三届国际苗族研讨会
及考察美国苗族情况汇报 2-1


杨永华(2010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