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文萃的全称是凌霄文萃编委会,从 1987 年这个组织的胎动之日算起,到现在已整整二十个年头了。我说这二十年是不悔的二十年,是因为她曾经为兴文人民,为兴文文化事业有过一点小小的贡献。她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社团,从一开始就在文学创作上着力,通过创作活动进行文化交流。又在交流中自觉地投入社会潮流,把侧重点转移 并 扩大到传承文明,服务桑梓,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服务,甚至直接为经济服务。她之所以不悔,还因为她做过的事,参加过的活动,都与时代的进步息息相关,如今这个群体的人一半已超过八十岁或接近八十岁。而二十年前,他们都还是五十出头的人,一个个精力充沛,完全是一群老小子,现在却垂垂老矣。很难想像这些人是靠什么力量拧在一起的,又为什么始终执著追寻同一个目标,不离不散。这个问题很 值 得我们去探究。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二是时代进步趋势的催醒与升华;三是文字因缘相濡以沫,各有进益。
    没有这些,凌霄文萃早就老化了,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把寿终正寝视为自然现象一样。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凌霄文萃非但没有老化,反而旺盛地生活着,还不断地增加新鲜血液,不断地催开新的生命之花。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完全是因为她不悔于已往的付出,对已经过去的二十年仍然保持着一种眷恋,一种深情,甚至还有一种“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概。
    这是一篇回忆录。回忆过去是为了把握现在,展望将来。我们的过去,有幸福的一面,也有苦涩的一面,甚至还有痛苦、有血腥。在太阳和雨交替变换中,目睹过摧残道德,废弃文化的不堪回首的一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师道尊严的沉重的毁灭性的一击,使我们这些曾经受过孔子思想熏陶的人,感到不寒而 栗 ,痛心疾首。于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萌发了重新树起师道尊严这面大旗的观念,为此,我们选准一个崇拜的偶象,把它落到实处,这个偶象就是我们中好多人的老师石千仞。从某种意义上讲,偶象就是榜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只有从偶象那里学得要学的德行、文学和有品位的价值观念,偶象的作用才能体现,而石千仞先生正符合这种要求。于是在 1984 年大家便把这位年近八旬的长者拥戴出来。决心陪着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站。接着便有在坳田举行的第一次尊师会,以及连续 11 年的石园菊花诗会,其间还有 1987 年 1988 年石千仞先生在兴文和宜宾先后两次诗书画展,这些活动的后果是把一个差不多被社会扬弃的山野老人及其艺术适时推向社会, 并 使之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获得青春,同时也把我们这些老同学,老朋友,紧紧地拴在一起,从老师手中接过中断了多年的文化接力棒, 并 把它高扬起来。
    我们所做的事,表面上不过是闲得无聊的文人雅会,实际上却是在传承文明上下功夫,最典型的例子是 1987 年为石千仞编辑《石竹千仞诗稿》和由此而引起的编印前贤的轶文遗诗的《凌霄文萃》首卷和二卷。这在兴文县当是首例。这三本书,集中反映兴文县文化的深厚积淀和传承功能。词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在最近几十年却因某种原因出现断层现象,前人遗留的珍品损失殆尽,现在的年轻人又接不上来,唯一能够传帮带的人为数也不多,于是很自然地只好由我们这些处于居间状态的人来承担了。这些似乎都顺理成章,经过几年约会和无数次的约成,遂在不知不觉中诞生了我们这个团体。 1987 — 1991 年,社会的宽容度还不像现在这样大,所以也曾一度引起少数人的猜疑,这当然也是一个进步,若在十多年前,恐怕连聚会也会视为不轨,遑论还要出书,还要大张旗鼓地在社会上张扬了。所以凌霄文萃的存在因素首要一条就归结为历史文化背景的根深蒂固。是千真万确的。
    第二就是时代趋势的催醒与升华。粉碎“四人帮”,救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但中兴时代却在 1978 年以后。这个时期,大多数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都有一种病后复 甦 的快感,一些蒙受过不公平政治待遇的人,尤其强烈。好像一部弃置多年的机器又重新加油打气,调整部件,恢复功能再次服役一样。我们中的大部份人都属于这个范畴。可惜又都年事渐长,力不从心,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遗憾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束缚仍然影响着正常的发挥。《凌霄文萃》首卷本来在 1987 年就启动,直到 1991 年才成书,原因就在这里。
    1991 年以后的十余年,正是国运昌隆,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好转的最好时期。因为社会安宁,人民富足,政治上出现前所未有的清明,在我们纷纷进入老年以后,自然格外兴奋,在 1993 年《文萃》第二卷出版以后, 1994 年便为兴文山区经济开发作一些努力,这就是第一次仙峰之行。我们以诗文绘画极力鼓吹山川之秀美,人物之俊 彦 ,物产之丰饶,为开发仙峰乡与当地人民一起作大鼓呼。但由于当年旅游大气候尚未形成,此举只能是一回尝试。 1995 年我们又劲头十足地办第十一届石园菊花会(此前已主办过 10 届),极力为晏阳镇打开一个对外交流的文化窗口,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档子事都看作自已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扩大影响,这一年兴文前县长罗少源,副县长周德康受聘为本会顾问,第二年兴文老乡,江安县县长李炳业也受聘。后来他们都为文萃做了不少工作,罗少源同志至今仍在为我们谋划,从头至尾参与。

    1997年为迎接宝岛香港回归; 1999 年为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均出了专辑。 2001 年为中共建党八十周年,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一连四年紧锣密鼓,心花怒放,不惮辛劳。 2000 年四上博望山,不顾年事已高,仍然旅悬崖,探峡谷,涉水临峰,为开发历史名山旅游风景区两次向县委写专题报告,献计献策,大造声势。接着在宣传部主持下编辑出版《博望山》一书。这些工作都得到兴文县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关注和指导,产生了预期效果,前县委书记陈华评价凌霄文萃与党同心,与时代同步, 并 非虚言。 2002 年,龙德玺倡议成立“博望山艺术馆”,使凌霄文萃又添一翼。 2002 年,文萃十五周年大庆,一本检阅成果的资料性大书辑成,名曰《凌霄文萃十五年》,印行 800 册,影响不小。 2005 年再与香山诗书画苑合作,在中共兴文县委统战部主持下编辑出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专辑《吼狮》和大型专题书画展,真实地反映了兴文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付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2006 年为支持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在兴文县政协主持下,积极谋划,参与编辑《兴文名胜及 僰 人苗族文化》一书。以上这些工作归结为“时代进步趋势的催醒与升华”是有道理的。一方面,这些都是盛世之音,和谐之乐,是时代脚步的回响,社会发展的写真。另一方面也表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情操与理想 , 是时代的义务感和历史责任心二者的综和 . 做了心安理得 , 不做则心存愧疚。“与时俱进、淡泊名利,不断求索、乐于奉献”的十六字凌霄精神,成了我们的行为准则和共同的精神财富。
     第三个因素是文字因缘、相濡以 沫 ,互有增益。我们都是文友,在文学起跑线上都差不多。虽然对诗词格律的掌握程度不同,但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共同学习,以文会友,增进友谊。开始,我们办菊花会,写菊花诗。后来就写家国大事、高山流水、伏虎潜龙。有朋友家住外地,只要说一声要开会、要出书、就狂奔而来。 1993 年《文萃》二卷成书,刘应群不远百余里自江安来,一住三日,忙个不停。刘明相、刘孙翼、萧昌龄一直乐于当后勤部长,做极平凡的琐事,二十年乐此不疲。我们这些人都不懂得市场,不知道交易为何事,在漫漫长途的二十年中,总把书田翰海看得很重,每有所得,必先给自伙人看。这种发表欲很有效,很能刺激创作。石昭辉、贾子谦便常常如此。在此期间,我们都在不断地增长着知识, 并 不断地提高创作能力。刘明相、杨敬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人都老了还如此天真实在可爱实在难得。这些年,朋友之间虽有一些顶撞,但都是在文字研讨上的分歧,见解上的差异,顶撞过了反而加深理解,增强了友谊。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是积极向上的,而且每做一事都有成就,故为世所公认。如果都做一些乏味的事,早就没有凝聚力,早就散伙了。所以,凌霄文萃虽是松散的联盟,但灵魂却纯正长远,无争无怨,同谊同步。近年有几位朋友离世,但思念却远未停止。罗声远“走”了,儿子罗谦继承父志参加编委会,便是这种感情的延续。王效忠多年前就和文萃有往来有渊源,现在当了主编。至于杨永华,钟涛、蒋耀曦等同志则是慕名而来的。可见我们这个团体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文字之交还表现为相互促进,形成联动。从 1993 年周德康同志的《游踪集》到 2007 年石昭辉,石效樊、萧昌龄三人合著的《水泸坝的故事》和庞瑞琳的《放花斋续集》、罗必光《锦冠散文集》、石效樊《问稼轩杂丛》,个人出书高潮迭起,总共已达 25 本之多,一个小小团体竟有如此成果,殊堪自慰。文萃丛书和个人自选集从一个侧面反映兴文县文坛的兴旺。
    二十年来,我们还不断地得到县内外,各个层面朋友的广泛支持。凌霄文萃丛书除《凌霄文萃十五年》外,均由朋友们通力合作。《回归集》中有大量作品来自宜宾、江安。今年编辑《兴文掌故》、作者近百、文字逾 50 万,都是空前的。其对野史开掘之深,写作之勤,尤其使人感动。所有这些都增加了我们的勇气和力量,如果说文萃对兴文文化小有贡献,也是各界文友协助的结果。
    此外,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道义和物质支持也是我们的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1991 年文萃一卷出版有 23 个单位, 99 位个人倾情相助。 1993 年文萃二卷出版,资助单位竟达 54 个。在资助人中有台湾乡人余伯纯,张泽荣,徐术修。 2006 年兴文县丝绸公司董事长杜小林三次解囊数目不少。兴文县财政、晏阳镇、中城镇政府均予鼎力支持。
    凌霄文萃二十年总觉得过得很轻松,似乎天天都是阳光,一路都是鲜花。又像一个长跑运动员沿途都有人在呐喊加油,端茶递水,所以颇感充实。凌霄文萃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兴文沃土的培育和党的文艺政策的引导。既有自动力,也有他动力。总结过去,其味无穷。面对现实,格外兴奋。瞻望未来,充满希望。我们现在正扩宽视野,从单方面文学创作走向多方面艺术创作,在保证传统的诗词优势的前提下,努力向散文新诗方向发展。
    一批新人正在成长,前途大有希望。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不悔的20年
贾子谦

◆ 凌霄文萃20年大事记
◆ 贾子谦:不悔的20年
◆ 庆祝凌霄文萃成立20周年题词
◆ 凌霄文萃编委会2009年工作报告
◆ 龙德玺:凌霄文萃与凌霄精神
◆ 石昭辉:且说凌霄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