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情(1957年于青坪乡青华社)
晓鸡啼,残月下西峰。打谷声声惊睡梦,家家屋顶炊烟浓。
日当头,万里碧晴空。遍野金黄翻穗浪,抢收男女竞争功。
彩霞飞,夕阳照山红。晒坝场上人影错,满挑粮食入仓中。
晚风凉,约会聚溪东。洗去一天泥汗爽,手摇篾扇话年丰。
晨雾
1963年7月于兴文古城西城上
呀呀云中语,微微拂稻香,
峰河都不见,引领望东方。
注:是时余被作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监督学习。
抛球乐·驻社
1964年8月于富安公社大塘5队
灼日挥镰话滔滔,疏星茅屋议功劳(注一),“三同”有约严遵守(注二),劝种催收保购销(注三)。每报风雷起,晒坝场中气势高(注四)。
注一:指评工分。注二:驻社干部必须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谓“三同”。注三:指粮食统购统销。注四:于被视为“内控”人员,每有政治运动必被叫去接受“教育”。
浪淘沙·都江堰壮观(1974年11月)
滚滚莽岷江,澎湃汹狂。千秋日月肇灾殃。淘筑滩堆低作堰,(注)驯服蛟猖。 恶水尽归降,造福无疆。丰功伟绩写华章。万里平原歌跃进,永颂冰郎。
注:深淘滩,低作堰,筑篱堆,乃都江堰治水方针。
沁园春·海南育种
1977年7月于海南陵水县三才村
红日当空,海岛田园,育种正忙。视艰难无惧,豪情奋勇;披星戴月,壮志图强。智拔高峰,众心戮力,“三出”功成凯帜杨(注)。须记取,有军民协作,党引前方。 琼南无限风光,数椰子林中友谊长。纵语言阻隔,颜欢手举;烹豚置酒,砌灶安床。椰水淙淙,开怀畅饮,四海和谐谱乐章。飞车去,捞海中珠贝,累累筐筐。
注:“三出”,即出种子、出技术、出人才,是对海南育种队的总要求。
浪淘沙·海南岛风光
1997年7月于海南陵水县三才村
霞彩映晴湾,浪扑淘滩。海崖一柱耸天南。晚舵渔舟潮载满,踏月而还。 五指入云端,林海雄关。翻身处处草黎庵。屹立英姿迎巨暴,警卫江山。
革新茶场小憩(1979年4月)
云淡天高暖,清泉石径斜,
绿丛歌倩女,茅屋做新茶。
送六妹返疆(1980年8月)
六妹昌璧 1965 年偷奔新疆谋生, 1980 年全家 5 口回家省亲,返疆之际,往事历历,因作此诗。
何须促促洗红装,只为茫茫夜色长。
蜀郡有家留不住,天山无雪任倘佯。
艰辛历尽归来笑,冷暖曾经过后忘。
幸得苍天存佛眼,堪夸烈女志刚强。
浪淘沙·科技情(1984年春节)
改革号声喧,科技当先。昔年老九领前沿。红白误区消逝矣,去昧尊贤。 济会已经年(注),敢著新篇。悯农细语寄乡间。春季迟来何必怨,西日回天。
注:济会,指经济管理和会计工作。
祝萧仲伦兄六十寿联(1988年6月)
欣逢盛世开花甲;
德照余年庆寿康。
小阳春农事(1989年初冬于建设乡)
爱日高风爽,黄花大地忙。
开厢新种麦(注),刨薯作猪粮。
半坡欢喜话,一遍野姑娘。
孰谓农家苦,年丰笑满仓。
注:麦黍间种的新技术。
家乡行二首(1991年仲冬)
龙君庙(注一)
沙丘寒自立,古刹貌全非。
稚子书声杳,白头杖履归。
半山操场(注二)
儿时出军操,舞棍拼木刀,
至今思教者,为国育新苗。
注一: 龙 君庙乃余童年启蒙之地,遗址在今博泸乡中心村。
注二、当 时龙 君庙的教师石萍挥,是一位铁血青年,愤于日寇侵略祖国,教学生唱《大刀进行曲》、《救国歌》等爱国歌曲。每天早晨带领学生在 龙 君庙对面的半山坡操场出军操,习练童军棍。
六十寿聚谢诸翁(1992年10月)
壬申三秋,《凌霄文萃》编委会诸翁聚于河东旅馆,为余补寿六十,因以古风一首谢深情。
瑞霭河东美,秋风宋水长。
香山松竹茂,白塔矿泉凉。
诸翁情意足,煮酒论文章。
我愧无诗与,唯虔祝寿康。
人生重晚节,炽热葆余光。
冠盖非吾有,功名惜未扬。
寸阴须把握,行乐任倘佯。
世外千般好,消遥永自强。
农村路(1992年12月退休宴后)
踏破芒鞋乡社里,披星浥露万家行。
卌年风雨农村路,半世乖殊爱恶明。
未把韶华虚度过,谨将岁月送征程。
辛劳付与人间美,无处川山不是情。
忆江南·仙峰山顶看日出(二首)(1994年8月)
欢声绕,杖履上尖峰。晓夜林深肠道险,疏星淡月草丛中。同是白头翁。
东方晓,瀚宇入胸中。云海沉山翻巨浪,朝霞托日映长空。极目满天红。
仙峰山顶看日出联
独赏晨曦,一目江天皆锦绣;
全收胜景,八方走脉尽低云。
祝石昭辉君六五寿(1994年10月)
稚气少年忆若何,同窗共井合欢多。
春来习棍龙君庙,夏日追波野漆沱。
结伴攀登三道拐,相邀垂钓大桥河。
无情岁月弹挥去,有幸尧天引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