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掌故序

◎序(郭朝辉)  ◎后记(贾子谦)
◎目录

  在凌霄文萃成立20周年之际,凌霄文萃的老先生们用真诚与智慧,奉献出《兴文掌故》一书。全书30万字,234篇,是兴文历史的见证,是乡土文学的瑰宝,是凌霄文萃的又一杰作。

郭朝辉 

  丁亥九月,是个丰收的日子,在凌霄文萃迎来二十周年的同时,一本记录着旧时代与新时代脚印的《兴文掌故》又与世人见面,可喜、可贺 !
   看过凌霄文萃的一些书刊,又作过一些具体了解,知道这个组织的同志大都是年过七十、八十的老人。他们以服务桑梓,传承文明为已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充实自己,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为了抢救前辈乡贤的轶文遗诗,他们广征博采,收获之丰,前无古人。为了讴歌祖国繁荣昌盛,又大写伟大祖国的建设成就,淋漓尽致地用诗文表现大好河山,感情充沛,蔚为壮观。在重大节日,如香港、澳门回归,建国五十周年,建党七十周年,辛亥革命八十周年,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等庆事活动中,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了僰王山的开发,这些老同志又不顾老年力衰,攀悬崖,探峡谷,临山涉水,实地考察,向县委写开发报告,出专集,为旅游事业作大鼓呼。这是一群有高度责任心的不知疲倦的老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充分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党同心,与社会同步,值得钦敬。
  兴文虽是蜀南小邑,但文化底蕴还是很深厚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规划中,文化和文艺社团,仍然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他们高奏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地配合各项建设的进程,卓有成效地工作着。凌霄文萃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批老同志虚怀若谷,最能团结志同道合之人,这次,他们面向全县镇乡,与众多有识之士一起,抢救行将被历史遗忘的兴文掌故。作者近百人,文字 达 50 万。这些故事,或褒或贬,情真意切,极具存史、资政和教化的功用。所涉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社会轶闻和近代大事小事,成败兴衰,变化发展,都作了客观记录。既弥补正史之不足,又为时代喊出了新声,所以难能可贵。
  

  史家之笔从来惜墨如金,真实的历史其价值是超时空的。盛世修志,盛世治史,在兴文县志办公室续修县志的 2007 年,《兴文掌故》虽是野史,仍不失为文化工程中的一件大事。凌霄文萃二十年已经出了九本书和一些单行本,再加上成员们的自选集 23 本,便是对桑梓的丰盛回报。这些书都是盛世之音,和谐之乐,是兴文沃土的栽培之功,也是党的文艺政策引导的产物。“文章千古事”,兴文县文艺百花园的繁花簇锦中,又多一枝艳色,人们当然有理由高兴。
  在县委“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美好新兴文”的号召下,希望凌霄文萃老同志们,继续发扬你们的“与时俱进,淡泊名利,不断求索,乐于奉献”的凌霄精神,为建设三个文明,为兴文故土作更多的贡献。
  ( 本文作者系中共兴文县委书记、兴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兴文县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