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泸坝的故事》选读4

石昭辉文章选读4

龙君庙

  在长江以南的川南范围内的筠连、高县、珙县、长宁、江安、兴文、叙永、古蔺、纳溪、泸州、合江这一片区域内,随处都有“ 龙 君庙”。在蔽乡博泸乡,就有两座 龙 君庙。一座在博望山,一座在水泸坝。而在长江以北的川南地区,就绝无此庙,更不用说外地外省了。
  “龙君”是何方神圣?我国寺庙供俸的对象,可分为四类:即佛、道、神、仙。供佛的叫寺,如洛阳白马寺。供道的叫观、宫、洞,如苏州玄都观,青城山上清宫、天师洞。供神的叫庙,如文庙供孔子,武庙供关、岳,他们死后为神。供仙的叫祠、殿,如太白祠供李太白,因他是“谪仙人”,不知怎么后来又跟天上的长庚星——太白星扯上关系,这仙就叫太白金星。纯阳殿、吕祖殿是供八仙中的吕洞宾的。除佛道寺观以外,全国供奉神仙菩萨的甚多,如药王庙、神农庙、牛王庙、鲁班庙、二郎庙……不胜枚举。大体都是以《封神演义》上的神和道家故事里的仙为兰本,选神供奉。但是,普查诸仙佛,诸大菩萨的户藉,怎么也找不到“ 龙 君”的户口。那么,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何以只占有川南长江以南的十来个县的地盘,不象别的佛道神仙那样具有“普遍义意”?
  我见过好多座 龙 君庙的造象,基本一致:三尊神象,并排而坐,靛兰色脸,豹眼园睁,血红大口,虬髯如戟,手持长剑,一付狰狞可怕的凶神恶煞模样,称为“ 龙 君三圣”。在我们乡下,每遇天旱,除了“耍水龙”求雨外,还有把 龙 君请出来,敲锣打鼓抬着在大路上游行,名曰“晒 龙 君”,也是求雨一法。我猜这含义有二:其一,你既是 龙 君,就是海里龙王一族,管降雨的。你出来看看,都干旱成什么样子了,你还管不管?其二,你在庙头坐起倒安逸,又凉快,又清闲,抬你出来,叫你也尝尝“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烤晒滋味。你遭不住了,总要降点雨下来。其实,可怜的 龙 君,是被愚民株连处罚了,他和管降雨的龙王庙里的龙神,是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是毫不相干的。只因同姓了一个“龙”字,就众怒难犯,只有自认倒霉了。
  扯远了,还是来说正题,这“ 龙 君”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应该与兴文九丝城的哈大王造反有关。哈大王兄弟三人,阿大、阿二、方三,在《四川通志》、《叙州府志》、《兴文县志》均有记载,实有其人其事。作为僰族首领,占山为王,与明朝对抗。其势力范围为金沙江上游的云南、川南、贵州一带。后被明朝大军剿灭,烧毁

◎石昭辉文章选读  ◎石效樊文章选读
◎萧昌龄文章选读

九丝城,哈大三人均被斩杀,至今建武城内的“平蛮碑”和九丝城的几块岩碑可证。这应该是“ 龙君三圣”的背景。其后,明末,满清、民国的三百多年间,这龙君庙在长江以南的川南地区,庙宇林立,血食不衰。不知这些地区的百姓们是出于对哈氏三弟兄的怀念呢,还是慑于他们的威力,怕他们作祟降灾,所以立庙祭祀,待考。反正,从“三圣同祀”与他们的相貌推测,是与哈氏三个有内载联系的。只因他们是被朝庭剿灭的,不敢公开以他们的名字立庙,而“造”出个“ 龙 君三圣”来作化身罢了。
  查旧地方志,哈大王的势力范围,正好是本文开头所说的十来个县境域内,这可视为“ 龙 君三圣”即哈氏三雄的化身的旁证。
  我小时候就在水泸坝 龙君庙发蒙读书,我的文化底子来源 于龙 君庙,常常怀念学堂故地,也就想起 龙 君三圣的尊容来,所以在此说了这一大堆废话。
石昭辉在书中的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