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效樊文章选读1
万人坟
在水泸坝的大桥和西关口之间的道旁,有一处很大的乱葬坟堆。不知是何时,怎么形成?水泸坝人通称其为“万人坟”。
然水泸坝本无集镇,在我幼时,大桥无非只有三、四家幺花店子,尚未形成现在有数十家居民聚居的规模。而乡间习俗,各家先人去世,均要找风 水 先生择地安葬,决不会任意凑合乱葬一处。何以会形成这一处“万人坟”呢?
这一问题,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询问石陶族叔,他告诉我说,据前人相传,系北宋徽宗派赵遹征讨博望卜漏时,驻兵水泸坝,仰攻博望山,久攻不下,死伤惨重,所死宋兵,先后陆续埋坟一处,故形成“万人坟”。从水泸坝历史上看,除北宋攻博望外,无大的战乱,以及从当地安葬习俗,人口数量等因素分析,此说应较可信。现在因耕地开发,修建民居等原因,万人坟规模比原先小多了。
芳田上石家一门四贡生
水泸坝下坝原有一处民居,宅名芳田上。宅主石文埔,清登仕郎。文埔于道光年间在世,所生四子,依次为慎修、秉成、含章、济阙。石氏本世代书香,功名鼎盛。而芳田上一门四兄弟,竟先后考取清贡生。当时,一门四贡生,不仅在水泸坝,且在邑中均传为佳话。
一株奇树上的乐趣
柏寿桥的宅右花园中,有一株很大的桃李合株奇树。每到春天,李花尚未谢尽,桃花又开,红白相间,十分好看。此时我们叔侄三人几乎天天爬到树上,一边饱赏李白桃红的盎然春色,一边学说一些从大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待到桃李果熟时,又时时爬到树上,摘果子、品美味。其乐融融。
石贡生斥退土匪
水泸坝下坝沙子坎石家,于清咸丰年间,家业殷富,户主为清贡生。
一天晚上,一伙土匪破门而入,欲施抢劫。不料,石贡生毫不畏惧,且将贡生顶子(顶子,表示功名级别的帽子)往头上一戴,于堂屋正中一坐,大声斥责土匪说:“贡老爷的东西哪个敢抢,抢倒我就喊匪抢沙子坎。”不知是当时的土匪不够胆大?还是这伙土匪弄不清“贡老爷”是个什么官?有多大权力?竟然被这位贡老爷斥退了,空手而去。此事在水泸坝很长一段时间传为奇谈、笑谈。
秀才夫人气极蒸顶子
水泸坝下坝沙坝嘴有一户石姓秀才,成天读书吟诗,已达痴迷状态。不问家计,不事生产,以致家庭生活日趋困难,到后来甚至仅靠其夫人借贷过日子。而这位秀才仍然执迷不悟。一天中午,其夫人气急之下,将这位秀才的功名顶子放甑子中蒸后抬到桌子上喊秀才吃午饭。这位秀才竟有些惊异地说:“今天你这么早就借到米了?”不料,揭开甑盖一看,他的秀才顶子赫然在甑子中被蒸得大气熏天。而此 时其 夫人亦在一旁哭诉斥责其不问家计、不事生产、不知家计艰难。至此,这位秀才方有所醒悟,以 后与其 夫人一起勤劳治家,使家计逐渐得到改善。
一则对联的趣话
水泸坝中坝有宅名中兴坝者。其宅主石氏主人家业殷富,而苦无子嗣,因过继族中侄儿为子,冀其能继承家业,传宗接代,故溺爱有加。殊知,正因其家业殷富而又对继子过于溺爱,竟致此子既不读书,亦不治家而沉溺于抽大烟,以致在其寄父母死后不久,将其全部产业变卖一光而破产。其中兴坝居宅,则卖给石氏族中另一位因兄弟拆产而需买宅另居的人。不料此人亦染上吸食鸦片恶习,不数年间,竟将其中兴坝居宅的一半连同宅后小山及宅右小河的一半又出卖给另一石氏族人。此时,石氏族人中的长者 石晋 君,有感于中兴坝徒具虚名,经两位宅主而不能中兴。因对第三位入主中兴坝的族人寄与厚望,并赠一联曰:“克肇中兴事业,能称半壁河山。”此联口气之大,俨然是写王朝之中兴者,殊不知,其实是巧借中兴这一宅名及买者刚好只买了居宅及宅后小山、宅右小河之一半之事而成联。这里足可见 石晋 君乡前辈,堪称拟联高手。
漂河灯
先曾祖子瑜公大约在我不到三岁时仙逝。逝后在家中设置灵堂,每日早晚及节日供祭,三年期满,才做斋烧灵。做斋烧灵要请道士做道场。子瑜公的撤灵道场只做了七天,其间的道场仪式,现在模糊记不清了,只有道场结束的当晚漂河灯一事,至今仍能记忆。所谓河灯是用一些彩色纸搭配做成莲花状,再将一朵莲花用糨糊粘合在一块小木板上,在每朵莲花中心放一个小土瓷盘,盘中心有孔,供插灯心用。插上灯心,盛上清油,来到河边,将灯心点燃,火光透过彩纸,即宛然一朵美丽的莲花。再由亲人将一朵朵莲花依次放入河水中,莲花在夜幕下成行随水慢慢漂流远去。这是一种后人对逝去的先人寄托哀思,祝福先人平安去到另一个世界的送别仪式。当时由于年幼,不解其意,只觉十分好看有趣,故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