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杂录》回响3-2

龙德玺先生和他的《布衣杂录》

贾子谦 文

自称布衣的 73 岁的龙德玺先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这本《布衣杂录》把他的杂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确是个布衣,教了一辈子书,最大的头衔就是班主任,连教导主任也没当过。我和他有几十年交情,他比我小 15 岁。起先是师生,后来是同事加文友,最后是不离不散的老朋友老哥们。现在,每人头上都有一个老字,一切都又扯平了。

杂家是不好当的,须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对此,我对他有较多的了解。

他是中学高级教师,既教数学,又教化学,还当班主任。在学生面前,既是师长,又是父兄,还是朋友。他是中国数学学会会员,而且可能还是宜宾市唯一的一个。真凭实据,使人不得不信。

只要看看这本内容高雅,装璜精美的书,就知道德玺先生不仅是优秀教师,还是散文家,旅行家,摄影家和工艺美术家。他有本事,但中学不评专家教授,就只好委屈了。

我们何妨从他的教书育人说起。他不是一般的“教书匠”。“匠”,既有褒义,也有贬义,我就简单地称之为研究型教师。他对教育心理一点也不外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从目标的追求到人性的尊重,从崇拜到探索,将实践与思考慢慢积淀下来,四十年教书,只为磨此一剑。我们从《布衣杂录》中随便选一篇发表在中央一级专业杂志上的文章,都能看见他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比如一张贺年卡,一次大扫除,一个学生意外逃学,一群学生深夜未回家,一次班上的心理调查,一堂朝会课,或是一篇班主任笔记,都一再体现他为人师表的严谨态度和研究精神。古人云:人之患,患在为人师。 2003 年兴文县政协文史资料《政协委员风采录》,有我写的《名师龙德玺》一文言之甚详。这里就不多说了。

关于旅行家的事。早年,他的女儿在美国留学,现在在美国旧金山硅谷一公司搞软件设计。丈夫是美国人,她便入了美国籍。龙德玺到美国探亲,先后作了两次长途旅游,写了文章在华人报上发表。那些文章不仅文字秀美,而且意境甚高,内容深刻。他用中国人的审美观去观察美国社会。从自然到人文,不虚夸,不自轻,分寸把握得很好。既表现美国的现代化,也崇尚中国的传统文明。他在华人世界广交朋友,对美国的人文和自然的认识完全出于一种美学的追求,文章如行云流水,琅琅上口,韵味平实,一点也不空泛,不假雕饰,完全可以同国内某些散文家媲美。读者可以看看那篇《门罗帕克的红叶》就知道这个数学教师的文字功底。

除了写文章,就是照相,他的审美兴趣十分超人,角度巧得无可挑剔,每一张每一幅都是精美的图画。这回在美国,在他的镜头里,有城市也有农村,有森林也有原野,有居室也有博物馆。他特别摄下旧金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青铜器、唐三彩等。他用镜头表现美国人的人生和生活细节。深刻而不肤浅,仿佛在穿透历史和剖析美国社会。这些摄影镜头占了书的很大比重。但我仍觉简约,嫌它太少。摄影家也是美术家。大自然的美,经过摄影家的心灵审视就把深刻的人性表现出来。所以艺术性就是人性。龙德玺长期沉溺于摄影爱好,尤其对老家博望山情有独钟, 2000 年,曾作专题片数十幅,在宜宾公开展出,对博望山全景宣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照相是自然美的发现,全在于摄影者的灵魂一瞬之把握。摄影所以自成一家,就是因为它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唯独具慧眼者可以当之。《布衣杂录》这一组镜头很有诗味,流水高山,静夜天籁,使人从中享受到外国他乡的美丽风情和社会画卷。

由于他具有广泛深刻的审美兴趣,所以能把自然美转化为人工美,又从人工美反朴归真,进一步提升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工艺美术。这就是根艺。我在兴文中学时,亲自见证他从博望山运来一丛虬根,用了七八个人工从深山老林运来,放在兴文中学的院坝里,几个月不动刀斧。就这么一天天观察着,像科学家研究天文地质一样。某日,忽然贯通,心有所感,就精心地动起斧锯来,留其所需,弃其所弃,删繁就简,一如文学编辑。没多久,一条 5 米巨龙就初显眉目,做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宗大好事。龙德玺的根艺作品,大小各异。小的可玩于股掌,大的要用一间屋子才能安装。这可是他长期的积累啊!是一刀一斧,一锯一锤的收获啊。没有丰富的艺术想像力和坚韧的匠心慧眼是轻易完不成的。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一个立体的满含艺术灵感的美的创造者。他把天然条件运用得如此完美无缺,你能说他不是奇才吗!《布衣杂录》的篇幅是有限的,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无限,看见人与自然的综合体现和感情与理性的巧妙结合。为此,我又认识了龙德玺老师的另一面——智慧与空灵。

《布衣杂录》一书,在我看来,至少有几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是体现了他的丰富的人生,从开头到末尾,都在追求人性美和艺术美。他没有谈政治不涉及人物和世象的褒贬。全书六大部分,他是个教师,所以重头戏还是在教育。虽说这个篇目摆在后面,却仍是压轴戏。他的人生经历主要体现在当教师这个时段上,而且硕果累累。在他看来,每一件小事都是值得研究的题材,拾起来就是一篇教研文章,难怪《人民教育》、《班主任》这样的国家级刊物都看得起。其实,就这么几十篇是很不够的,他做的比写的多,他是那个时代的名师,现在看来仍然很耀眼,像金子一样。

第二,龙德玺先生是个全才,教书和育人统一,德行和实践统一,文学和艺术统一。他做事很有担当,无论什么事,认定该他来做的就一定做好。他善于设计,常独出心裁,许多事一经他手便有高屋建瓴之感。甘当磨心,只要磨子转得勤,从来不怕自己磨损不磨损。有时又像唱戏一样,配角也是主角,原因就在于他有这个本事,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三,这本书的图象,很像“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美女。放的位置很专业,既是内容也是包装。美食不如美器,一看就流涎。我非常看重这个。就这么一本书,就有孤篇压全堂之感。我不是说它已经天下无双了,至少在业余这个小圈子里还是很少见的。

第四,《布衣杂录》虽是我所知道的龙先生的第一本。但他替别人义务编书却已有十多部(包括族谱之类),可见其勤奋、热心。作为一个中学老师,他的特立独行的性格,爱好之广泛,性情之开朗,对新事物之敏感,对人和事之包容,在这本书中均有所展露。他的奉献不止于对学生,他的为人,无私得如雨露,热情得像太阳。每到一地都有好朋友,善与人交,不存芥蒂。每到一地都带出一大批好学生来,学生们围着他团团转,顶礼膜拜得使人羡慕。他也喜欢这本书,不是自我陶醉,而是读了这本书的朋友们,用醇甜的美酒回报的反应。书好,人更好,完全没有世俗的偏见,是一个真君子。人总是向善的,惟其向善,所以能摒弃丑恶,但又何止于独善其身。

这就是龙德玺,一个真正的好人和一本出自中学教师的精心之作的简单的评价。

贾子谦2014/6/18